天堂AV亚洲AV国产AV在线,快播污视频,mg2009 c0n木瓜视频,国偷自产短视频高清,欧美成人免费福利视频全部,成年女人色毛片,无翼乌之时间冻结能力,看操逼录像,欧美性生活视频

小班親子運動項目趕小豬教案

小班教案五大領域及反思 2022-08-29 18:23:02

小班親子運動項目趕小豬教案

1、小班親子運動項目趕小豬教案

  游戲準備:羽毛球拍1個、皮球1個、障礙物3個

  游戲玩法:小朋友和家長分3組面對面站立,起點的小朋友手拿羽毛球將"小豬" 繞障礙物趕至終點。終點的家長再將"小豬"繞障礙物趕回起點。先完成的為勝。

  注意事項:不能用手推球。

2、小班教案《趕小豬》

  活動目標:

  1、 引導幼兒練習滾球,發展動作協調能力。

  2、 積極參加活動,體驗活動的樂趣。

  3、 激發幼兒對球類游戲的興趣。

  4、 學習趕小豬的玩法及規則。

  5、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、表現自己。

  活動準備:

  兩個大皮球,小皮球若干,數量以幼兒人數相等,趕豬棍兩根。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游戲導入

  1、 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請來了許多的球寶寶。(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和球寶寶們一起做游戲。讓我們來比一比,哪一個小朋友和球寶寶一起玩的游戲是最好玩,最和別和小朋友不一樣的,好了,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去找一個球寶寶一起做游戲吧!)

  2、師:**小朋友和球寶寶的游戲真有趣,我們請你把你和球寶寶的游戲教給我們一起玩好嗎?

  2、 小朋友的方法都不錯,我們表揚表揚自己。好了,現在老師也想和平球寶寶一起玩游戲,我們請寶寶來當小豬,現在我要把我的小豬趕回家了。

  3、 教師演示游戲的方法。

  二、游戲活動(趕小豬)

  1、 教師:可是我們只有兩根趕豬的棍子,怎么辦好呢?不如老師出個主意,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兩組,我們一起來玩趕小豬的游戲,比一比哪一隊的小朋友最先把小豬趕回家!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找一個你們最喜歡的老師當你們的隊長,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好嗎?

  2、 把幼兒人數分成兩甲乙兩隊,再把甲乙各分成兩組。請兩名教師當甲乙兩隊的隊長,指導幼兒游戲。

  3、 向幼兒示范游戲規則:游戲開始,每隊甲的第一名幼兒用“趕豬棍”趕著“小豬”交給乙的第一名幼兒,然后乙隊的第一名幼兒再將“小豬”趕過來交給甲的第一名幼兒,如此依次進行,先到的一隊為勝。

  4、 組織幼兒進行游戲。

  5、 小結

  三、延伸活動

  教師:今天小朋友們教球寶寶玩了那么多好玩的游戲,它可高興了,夸我們班的小朋友能干呢,可是玩的時間太長了,球寶寶要回家了,現在我們把小手拉起來,圍成一個圓圈,我們來和球寶寶們玩最后一個游戲。

 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拍皮球的游戲。

3、小班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活動目標

  1.探索球的多種玩法。

  2.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游戲的情感,體驗游戲的快樂。

  3.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、靈敏性、準確性。

  4.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,學會團結、謙讓。

  5.商討游戲規則,體驗合作的快樂。

教學重點、難點

  幼兒自主游戲,體驗游戲的愉悅。

活動準備

  紙球、金箍棒、繩子、呼啦圈若干

活動過程

  一、熱身運動:

  二、基本部分:

  (一)探討球的多種玩法

  1.幼兒自主探索、嘗試球的玩法。教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玩法,并隨時給以指導。

  2.請幼兒展示自己與其他幼兒不同的玩法,讓幼兒相互交流,相互模仿。

  3.剛才,寶寶們的玩法還真多,有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玩的,有借助輔助材料來玩的,你們都很棒!請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再玩一次。

  4.剛才,寶寶們都玩的很好,今天,唐老師和寶寶們來玩一個游戲,名字叫《趕小豬》。

  (二)場地與游戲介紹

  1.請幼兒進入場地,安排幼兒站好位置。

  2.教師講解場地:起點線前的拱門(相距2米)做“小豬的家”。

  3.教師講解玩法:

  4.提出游戲要求:

  (1)用輔助材料趕小豬。

  (2)不能用小手碰球。

  (3)誰先把小豬趕進家門的誰贏。

  5.分組進行《趕小豬》比賽。

  6.全體幼兒進行《趕小豬》比賽。

  三、游戲結束,放松運動,整理場地。

教學反思

  對于小班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了,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,設計了這一游戲:《趕小豬》。總的來說孩子們還是比較有興趣的。但是,由于這是一節公開課,我太緊張放不開,老是擔心孩子們不理解,達不到預期效果,所以語言難免??嗦了些。在游戲材料的準備上也太隨意。

  今后,我一定要端正態度,認真地準備上課材料,組織好課堂語言,上好每一節課!

4、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教案:趕小豬反思

  教材分析:

  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練習側走、倒走,幫助幼兒發展走的技能,鍛煉手、眼及上、下肢動作的協調性。活動中設置的“趕小豬”的游戲情境,增強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、挑戰性,能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。

  活動目標:

  1. 會拖拉玩具走,能在側走、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2.提高空間方位和直覺的準確性,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養成耐心、細心等良好品質。

  4.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。

  5.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,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。

  活動準備:

  1.系有長繩的塑料圈幼兒每人 1 個,直徑 25cm 左右的皮球若干(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), 裝大球的大塑料筐子 1 個。

  2.歡快的音樂 1 首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.創設“小動物學走路”的游戲情境,帶領幼兒熱身,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。

  帶領幼兒隨音樂邊朗誦兒歌邊做“小動物走路”模仿操:小鴨走路搖搖搖,小兔走路蹦蹦跳, 小猴走路快快跑,小螃蟹側身走、倒走。

  2.組織幼兒玩游戲“趕小豬”,指導幼兒練習用塑料圈套住皮球拖拉著正走、側走、倒走。

  (1)幼兒自由練習:給每個幼兒 1 個系有長繩的塑料圈、1 個皮球,引導幼兒用碰撞。塑料圈套住皮球,然后拉繩向前走。

  提問:不用小手碰皮球,皮球能不能移動?請幼兒自己探索、嘗試。

  小結:用塑料圈套住皮球,然后拉繩向前走,皮球就可以移動了。拖圈時注意不要讓“小豬” 跑岀圈外。如果“小豬”跑出圈外,需要重新放進圈里,不能繼續玩。

  (2)引導幼兒探索向不同方向拖拉皮球走。

  向前走:抬頭挺胸,單臂甩動,將“小豬”拖在身后,邁開大步向前走。

  橫向走:讓“小豬”在身體的左側或右側,采用交叉步或側滑步,橫向移動。倒著走:面向“小豬”,向后退著走。(提醒幼兒小步慢走,注意安全。)

  3.創設“我和小豬碰一碰”的游戲情境,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。

  請幼兒拿著“小豬”在肚子上、腿上、胳膊上碰一碰,放松身體各部位。

  4.創設“送小豬回家”的游戲情境,引導幼兒收拾游戲器材,結束活動。

  師:“小豬”要回家了,請你把它送到“豬圈”(大筐)里去吧。

 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拖拉球走的方法,送“小豬”回家,結束活動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5、小班健康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  活動目標:

  1.練習持物控球跑,提高控制能力。

  2.發展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發展走、跑、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、協調性。

  4.愿意參與體育游戲,體驗在游戲中奔跑、追逐的樂趣。

  5.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。

  活動準備:

  皮球、羽毛拍、小椅子若干張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.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,(教案出自:.教案網)聽音樂做全身運動。

  2.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(皮球),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。

  3.啟發幼兒想象,趕著小豬去**,邊講邊練。(.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)

  4.小豬去郊游:

  (1)介紹郊游的行程,走過一條小路,穿過一片樹林,繞過小山。

  (2)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。

  5.送小豬回家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6、小班上學期健康教案《趕小豬》

  活動目標:

  1.會拖拉玩具走,能在側走、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2.練習提高空間方位直覺的準確性,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培養耐心,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。

  4.了解生病的癥狀,知道生病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。

  5.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。

  活動準備:

  1.皮球(直徑約25厘米)、竹圈(圈高約五厘米),幼兒人手一個,竹圈上系有一個長繩供拖拉用;大塑料筐一個;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。

  2.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,注意訓練幼兒倒走、側走的能力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設置情境,準備活動,鍛煉幼兒能在側走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1.今天天氣真好,小花新開了一個牧場,養了一群小豬,小朋友們看,可不可愛?可是,就在這時,出現了一個小狀況,(教案出自:快思教案網)什么小狀況呢?原來小花在開牧場門的時候,小豬們一下子全都跑出來了,小花這下可慌神了,想要請小朋友們去幫幫忙,幫忙把小豬都送回牧場,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幫忙好不好?

  2.剛才你是怎么把小豬趕回牧場的?你在趕小豬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了?

  二、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,幼兒進行游戲。

  1.介紹玩法:

  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個系有長繩的竹圈,幼兒用竹圈套住皮球后拉繩向前走,注意拖圈時不要讓"小豬"跑出圈外,如果皮球跑出圈外,需重新放進圈里,然后繼續玩。當教師說"小豬要回家了,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,送到豬圈里去吧",游戲即結束。

  竹圈可用鐵絲圈代替,或在圈外纏一些彩色紙,增加幼兒興趣。(教案出自:快思教案網)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物體,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。

  2.游戲規則:

  (1)幼兒每人手拿一個拖拉玩具四散走,相互不碰撞。

  (2)注意拖圈時不要讓"小豬"跑出圈外,跑出圈外要重新放好了才能繼續玩。

  3.練習幾次熟練后,進行分組練習。

  (1)鼓勵膽小的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游戲。

  (2)熟悉游戲后,可采取比賽等形式,提高游戲趣味性。

  三、活動結束,帶領幼兒做整理游戲場地和材料放松運動。

7、小班健康優秀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  活動目標:

  1、學習手、膝著地向前爬的動作。

  2、感受與同伴、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。

  3、探索、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。

  4、積極的參與活動,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
  5、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。

  活動準備:

  1、用報紙卷成若干小棒。小豬的頭飾若干。

  2、請一位小班幼兒學會做該游戲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、請出小班幼兒扮演小豬,引起幼兒興趣。

  師:小朋友看,今天誰來了?小豬怎么了?為什么小豬不開心?你們知道我是誰嗎?我是趕豬人。我是做什么呢?你們看。

  2、師扮演趕小豬的人,與該幼兒表演“趕小豬”。

  提問:小豬跑的慢不?原來小豬跑的太慢了,所以才不開心。趕豬人是怎么做的?"文.章出自屈a老師教.案網"(邊趕邊說:“小豬加油!”)后來小豬有沒有跑快起來?

  3、請部分幼兒上來扮演小豬,老師扮演趕豬人,游戲一遍。

  師:你們想不想玩?那要爬的快哦!看哪只小豬爬的最快。

  4、請全體幼兒扮演小豬,集體游戲數遍,每次游戲后表揚最先回家的小豬。

  5、請部分幼兒扮演小豬,另外一部分幼兒扮演趕豬人進行游戲。

  活動反思:

  “綱要”中指出: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,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、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,吸引幼兒主動參加。體育課是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組織的教學活動,是完成幼兒體育任務,培養、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。

8、小班健康課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活動目標

  1.練習持物控球跑,提高控制能力。

  2.發展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,培養幼兒熱愛生活,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。

  4.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
活動準備:

  皮球、羽毛拍、小椅子若干張。

活動過程:

  1.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,聽音樂做全身運動。

  2.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(皮球),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。

  3.啟發幼兒想象,趕著小豬去**,邊講邊練。

  4.小豬去郊游:

  (1)介紹郊游的行程,走過一條小路,穿過一片樹林,繞過小山。

  (2)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。

  5.送小豬回家。

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9、小班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《趕小豬》

  活動目標

  1.探索球的多種玩法。

  2.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游戲的情感,體驗游戲的快樂。

  3.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、靈敏性、準確性。

  4.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,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。

  5.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,感受游戲的樂趣。

  教學重點、難點

  幼兒自主游戲,體驗游戲的愉悅。

  活動準備

  紙球、金箍棒、繩子、呼啦圈若干

  活動過程

  一、熱身運動:

  二、基本部分:

  (一)探討球的多種玩法

  1.幼兒自主探索、嘗試球的玩法。教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玩法,并隨時給以指導。

  2.請幼兒展示自己與其他幼兒不同的玩法,讓幼兒相互交流,相互模仿。

  3.剛才,寶寶們的玩法還真多,有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玩的,[教案來自:快思教案網.]有借助輔助材料來玩的,你們都很棒!請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再玩一次。

  4.剛才,寶寶們都玩的很好,今天,唐老師和寶寶們來玩一個游戲,名字叫《趕小豬》。

  (二)場地與游戲介紹

  1.請幼兒進入場地,安排幼兒站好位置。

  2.教師講解場地:起點線前的拱門(相距2米)做“小豬的家”。

  3.教師講解玩法:

  4.提出游戲要求:

  (1)用輔助材料趕小豬。

  (2)不能用小手碰球。

  (3)誰先把小豬趕進家門的誰贏。

  5.分組進行《趕小豬》比賽。

  6.全體幼兒進行《趕小豬》比賽。

  三、游戲結束,放松運動,整理場地。

  教學反思

  對于小班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了,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,設計了這一游戲:《趕小豬》。總的來說孩子們還是比較有興趣的。但是,由于這是一節公開課,我太緊張放不開,老是擔心孩子們不理解,達不到預期效果,所以語言難免啰嗦了些。在游戲材料的準備上也太隨意。

10、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《趕小豬》教案反思

  活動目標:

  1、學習用小棒推球往前滾,努力做到動作協調。

  2、喜歡參加體育活動,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。

  3、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。

  4、愿意參與體育游戲,體驗在游戲中奔跑、追逐的樂趣。

  5、培養競爭意識,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。

  6、喜愛參加體育鍛煉,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。

  7、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。

  活動準備:

  廢報紙和草編的球、竹棒若干,草屯、音樂、梅花樁等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開始部分。 熱身運動(頭、手、腰、腿)。

  二、基本部分。

  1、第一次嘗試趕小豬。 幼兒自由嘗試趕小豬,利用幼兒呈現的教育資源示范正確的方法。

  老師小結:彎腰,手握緊竹棒,輕輕推球往前滾。

  2、第二次嘗試趕小豬。 老師及時提醒孩子只能用竹棒推趕球滾動前進,不得擊球奔跑。

  3、游戲:把“小豬”送回家。

  (1)幼兒排成6路縱隊,在直線上趕小豬,控制球的方向。 活動進行2次,老師及時發現問題,并幫助討論解決。

  (2)幼兒繞過梅花樁,S型趕小豬,增加控制球方向的難度。

  三、結束部分。 跟音樂做放松運動,注意頭,手,腰、腿的放松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11、小班體育游戲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  一、活動內容:趕小豬

  二、活動目標:

  1.練習持物控球跑,提高控制能力。

  2.學習用棍將球趕到指定地點,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3.通過趕小豬的情境,產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。

  4.能夠努力完成任務,培養耐心、細心、不怕困難的品質。發展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5.發展身體協調性。

  6.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,學會與他人協作,提高團結協作能力。

  三、活動準備:

  皮球、小棍、小椅子若干張。

  四、活動過程:

  1.教師與幼兒手持小棍,聽音樂做全身運動。

  準備活動--隊列練習。

 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成大皮球,并會聽口令練習"稍息、立正、齊步走、立定"等。

  2.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(皮球),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。

  3.啟發幼兒想象,趕著小豬去郊游,邊講邊練。

  4.小豬去郊游:

  (1)介紹郊游的行程,走過一條小路,穿過一片樹林,繞過小山。

  (2)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。

  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

  5.送小豬回家。

  游戲活動--趕小豬。

  老師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。

  教師示范趕小豬的動作。

  幼兒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"小豬",分散練習和探索"趕小豬"的方法,老師巡回指導和觀察。

  老師讓幼兒說說"我是怎么趕的",請個別幼兒示范。

  幼兒六路縱隊站好,只有第一排幼兒拿球和棍。第一排將"小豬"趕到指定的終點,再趕回來,交給第二排的幼兒,然后排到隊尾后面。幼兒依次游戲,比一比,看哪一組的"小豬"最聽話,哪一組的速度最快。

  6.小結游戲情況,并請幼兒將"小豬"和棍子收好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12、小班體育活動教案《趕小豬回家》含反思

【活動目標】

  1、能持物控球走跑,會走“S線”繞過障礙物并將球趕到指定地點。

  2、知道使用正確的方法持物控球。

  3、能夠努力完成任務,具有不怕困難的品質。

  4、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。

  5、讓孩子們認識到,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。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,更多的樂趣。

【活動準備】

  1、農場的場地布置。

  2、人手一個皮球、人手一根棒球棍。

  3、背景音樂三首。

【活動過程】

  一、熟悉場地,律動熱身。

  1、律動熱身,播放《快樂小豬》音樂,練習活動四肢和腰部。

  2、認識農場,熟悉活動場地。(橋洞,獨木橋,泥坑小路,豬圈等)

  二、提供材料,游戲探索練習。

  1、手推球——體驗控球。

  (1)初次練習在直的路面上手推球。

  情境導入:農場馬上就要改造了,豬媽媽希望我們幫小豬學習本領,讓小豬能夠獨自一個人生活。

  提出控球要求:小豬還很小,只能在地上滾來滾去,請小朋友輕輕的去豬圈領一頭小豬回來,看看誰能夠讓小豬聽你的話。

  小結:你是怎樣讓小豬聽你的話的?

  (總結控球的方法,讓幼兒初次體驗球感、球性,激發幼兒對球的興趣,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逐漸發現,(快思www.www.banzhuren.cn)推小豬的力量不能太大,要站在小豬旁邊推著它的屁股走)

  (2)再次練習在不同的場景上手推球。

  師帶領幼兒熟悉游戲場景:控球鉆過山洞,走過獨木橋,繞過泥坑小路。

  小結:提煉正確控球的方法。

  2、棒趕球——持物控球。

  幼兒自選游戲場景,練習持物控球的本領,教師巡回指導。

  小結:你是在哪里學本領的?學的什么本領?你是怎樣讓小豬聽你的話的?

  3、棒趕球走“s”線——提升控球難度。

  分組競賽,提升練習:幼兒分成四組,走“s”線繞過障礙物,把小豬安全送回家,鍛煉幼兒的集體觀,感受集體運動的快樂。

  三、情景提升,音樂放松。

  播放輕音樂:讓幼兒放松身體,引導同伴之間互相合作放松。

教學反思:

  教學過程中,幼兒積極配合,認真嘗試,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,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,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,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。

13、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  活動目標:

  1.會拖拉玩具走,能在側走、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2.練習提高空間方位直覺的準確性,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,不馬虎的好習慣。

  4.培養幼兒有禮貌、愛勞動的品質。

  活動準備:

  1.皮球(直徑約25厘米)、竹圈(圈高約五厘米),幼兒人手一個,竹圈上系有一個長繩供拖拉用;大塑料筐一個;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。

  2.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,注意訓練幼兒倒走、側走的能力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設置情境,準備活動,鍛煉幼兒能在側走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。

  1.今天天氣真好,小花新開了一個牧場,養了一群小豬,小朋友們看,可不可愛?"教.案來自:快思教案網"可是,就在這時,出現了一個小狀況,什么小狀況呢?原來小花在開牧場門的時候,小豬們一下子全都跑出來了,小花這下可慌神了,想要請小朋友們去幫幫忙,幫忙把小豬都送回牧場,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幫忙好不好?

  2.剛才你是怎么把小豬趕回牧場的?你在趕小豬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了?

  二、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,幼兒進行游戲。

  1.介紹玩法:

  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個系有長繩的竹圈,幼兒用竹圈套住皮球后拉繩向前走,注意拖圈時不要讓"小豬"跑出圈外,如果皮球跑出圈外,需重新放進圈里,然后繼續玩。當教師說"小豬要回家了,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,送到豬圈里去吧",游戲即結束。

  竹圈可用鐵絲圈代替,或在圈外纏一些彩色紙,增加幼兒興趣。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物體,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。

  2.游戲規則:

  (1)幼兒每人手拿一個拖拉玩具四散走,相互不碰撞。

  (2)注意拖圈時不要讓"小豬"跑出圈外,跑出圈外要重新放好了才能繼續玩。

  3.練習幾次熟練后,進行分組練習。

  (1)鼓勵膽小的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游戲。

  (2)熟悉游戲后,可采取比賽等形式,提高游戲趣味性。

  三、活動結束,帶領幼兒做整理游戲場地和材料放松運動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14、小班健康詳案教案《趕小豬》含反思

  設計意圖:

 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球,但是對球的控制能力不好,為了能讓幼兒提高控制能力,因此設計了這篇幼兒園小班優秀教案--《趕小豬》,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球。

  活動目標:

  1.練習持物控球跑,提高控制能力。

  2.發展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3.愿意參與體育游戲,體驗在游戲中奔跑、追逐的樂趣。

  4.發展走、跑、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、協調性。

  5.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。

  活動準備:

  皮球、羽毛拍、小椅子若干張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.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,聽音樂做全身運動。

  2.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(皮球),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。

  3.啟發幼兒想象,趕著小豬去**,邊講邊練。

  4.小豬去郊游:

  (1)介紹郊游的行程,走過一條小路,穿過一片樹林,繞過小山。

  (2)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。

  5.送小豬回家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!出自:快思老.師!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15、小班健康優秀教案《趕著小豬去散步》含反思

  設計意圖:

 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球,但是對球的控制能力不好,為了能讓幼兒提高控制能力,因此設計此活動,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球。

  活動目標:

  1. 練習持物控球跑,提高控制能力。

  2. 發展動作的協調性。

  活動準備:

  皮球、羽毛拍、小椅子若干張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. 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,聽音樂做全身運動。

  2. 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(皮球),“快思老師.教.案網出處”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。

  3. 啟發幼兒想象,趕著小豬去**,邊講邊練。

  4. 小豬去郊游:

  (1)介紹郊游的行程,走過一條小路,穿過一片樹林,繞過小山。

  (2)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。

  5. 送小豬回家。

  活動反思:

 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,如過滾走,要馬上追回來。繼續趕。另外,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后增加難度,將羽毛拍換成紙棒。

16、優質教案小班律動《胡椒小豬》教案反思

  ◆律動參考動作

  小豬在廚房做晚餐:雙手交替炒菜狀

  灑點鹽呀加點水呀:雙手做撒鹽狀

  滿頭大汗:雙手交替擦汗狀

  小豬在廚房做晚餐:雙手交替炒菜狀

  手忙腳亂打翻胡椒:快速跺腳

  啊湫:手捂嘴做打噴嚏狀

  ◆游戲玩法建議

  1、教師示范:使用砂蛋灑鹽和水。

  2、提示制作“披薩”需要注意的事項,教師清唱,請幼兒徒手試一試

  3、幼兒使用地墊和砂蛋,伴隨歌曲進行情景游戲。

  4、把制作好的“披薩”給客人老師嘗一嘗。

  二、教學活動建議

  【活動準備】

  物質準備:故事圖片1張

  ◆幼兒經驗準備

  1、熟悉音樂《奇怪的小白兔》,會隨音樂一路縱隊進場。

  2、會隨音樂《玩具兵進行曲》一路縱隊行進取放樂器。

  3、吃過披薩,初步了解“披薩”的制作方法,并了解“披薩”的各種口味。

  【活動目標】

  1、感受歌曲的趣味性,能隨音樂節奏做律動。

  2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發展幼兒的想象力,初步嘗試根據歌詞大膽想象小豬做“披薩”的動作。

  3、喜歡跟老師一起參與律動活動,并能將自己制作的“披薩”與他人分享。

  4、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。

  5、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,體驗活動的快樂。

  【活動過程】

  (一)進場:隨音樂《奇怪的小白兔》進場

  (二)教學過程:

  1、故事引導:

  愛麗絲在森林里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洞里。哇,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!在美麗的花圃和清涼的噴泉后面有一間小房子,里面有一只喜歡做美食的小豬和在跳舞的胡椒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它們在干什么……

  2、歌曲欣賞:

  (1)全體圍坐,欣賞全曲,帶領幼兒在膝上拍出節奏。

  (2)回顧語詞,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歌曲內容。

  (3)在教師帶領下,根據歌曲內容進行肢體律動練習。

  3、情景游戲:

  (1)教師示范:使用砂蛋灑鹽和水。

  (2)提示制作“披薩”需要注意的事項,教師清唱,請幼兒徒手試一試。

  (3)聽音樂《玩具兵進行曲》領取砂蛋。

  (4)幼兒使用地墊和砂蛋,伴隨歌曲進行情景游戲。

  (三)結束活動:

  l、把制作好的“披薩”給客人老師嘗一嘗。

  2、跟隨音樂《奇怪的小白兔》自然退場。

  三、友情提示

  1、在游戲活動環節,打噴嚏是孩子們平時都做過的事情,是貼近幼兒生活的,在游戲的過程中提示幼兒打噴嚏時,要用手捂著嘴來打噴嚏,不然會傳染疾病,使孩子學會尊重他人,保護自己,具有一定的防病意識。

  2、引導小胴友在把“披薩”送給客人老師吃的時候,說一說自己制作的“披薩”是什么口味的,豐富孩子們對“披薩”口味的認知,同時鍛煉孩子們敢于跟陌生人交往的能力,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。

  教學反思:

  在活動中,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,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,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,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,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,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。當然了,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。

17、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:小勇士闖關賽親子運動游戲教案

  教材分析

  《綱要》中指出: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、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,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,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。通過本次親子活動不僅能引導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,也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情與協調,展示了孩子的健康、快樂、自信和不怕困難的情緒,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支持他們,做孩子堅強的后盾。有助于幫助幼兒克服來幼兒園的恐懼感,樹立安全感。

  活動目標

  1.了解不同游戲區的玩法,知道需要挑戰成功四個游戲區成為游戲小達人。

  2.能在運動過程中主動挑戰、不怕困難。

  3.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,愿意參加體育活動。

  4.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。

  5.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,不馬虎的好習慣。

  活動準備

  經驗準備:有前期戶外集體游戲的經驗。

  物質準備:熱身操音樂、挖沙小工具、粉筆、各類器械。

  活動建議

  1.“快樂熱身操”,引導幼兒進行活動前健身,激發參與活動興趣。

  播放音樂,家長與幼兒一起跟隨教師跳熱身操,活動身體肌肉, 為活動開展做準備。

  2.“快樂闖關”,幼兒嘗試運用不同體育技能進行游戲。

  (1)教師簡單講解活動區域、活動器械的使用及活動目的,讓家長對此次活動有充分的認識了解。

  (2)創設多個區域,教師每人負責一個區域,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,自由探索、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。家長嘗試放手,由幼兒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,大膽展現自己,與幼兒共同參與其中。

  (3)提示: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,同時提醒家長和幼兒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。若活動區幼兒游戲時遇到問題或困難, 教師可適時介入,引導幼兒排隊游戲、合作游戲。

  3.“我是游戲小達人”,體驗游戲獲得的成功感。

  (1)游戲結束后,教師為每個幼兒頒發“小粘貼”,獎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中的表現。

  (2)請個別幼兒,說說與同伴自主游戲的感覺,同時請家長簡單談談本次活動的感受。

  附各區域玩法及注意事項:

  區域一:沙坑尋寶,教師提前將禮物埋藏在沙坑中,幼兒可在沙坑,使用挖沙小工具,進行尋寶游戲,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進行,合作尋寶或互換禮物。

  區域二:創意粉筆畫,為幼兒提供彩色粉筆,幼兒可與家長一起在黑板墻涂鴉。

  區域三:跑跑小汽車,提前用輪胎在操場中間為幼兒擺放跑道, 設置起點終點,幼兒由起點出發,開動小汽車,沿著路線到達終點。家長注意看護幼兒安全,掌控車輛之間距離。

  區域四:穿越火線,教師用繩子,利用涼亭的位置,設置障礙, 幼兒可通過爬、鉆、跨等方式通過。

  區域五:攀爬勇士,通過攀爬繩子、木頭,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及協調性,鍛煉幼兒的膽量,增強自信心。

18、小班安全教案《安全活動小班教案》

  活動目的:

  1、通過閱讀幼兒用書,知道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。

  2、能根據教師的提問從安全角度思考回答問題。

  3、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,提高自我保護能力。

  4、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。

  活動準備:

  1、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圖片。

  2、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。

  活動過程:

  1、出示電器的圖片引出活動。

  2、幼兒觀看掛圖嘗試自己講述圖中的內容,了解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。

  1)觀察第一幅圖,知道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,不能隨便觸碰。

  教師:

  ①請小朋友看第一幅圖,圖中的人在干什么?

  ②電風扇工作時會有危險嗎?為什么?

  ③電風扇的插頭拔下來,電風扇就怎么樣了?

  教師小結:媽媽告訴小朋友,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,不能碰她們。

  2)觀察第二幅圖,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,否則會發生危險。

  教師:

  ①洗衣機在干什么?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?

  ②這是媽媽會對小朋友說些什么?

  教師小結:媽媽告訴小朋友洗衣機工作的時候,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,因為這樣容易發生危險。媽媽為什么這么說?趴在洗衣機邊上,會發生什么危險?

  3)觀察第三幅圖,知道工作匯總的電熨斗很燙,不能隨便碰觸。

  教師:

  ①媽媽在干什么?

  ②媽媽用電熨斗熨衣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?

  教師小結:媽媽告訴我們,工作中的電熨斗很燙,不能用手碰。

  3、幼兒閱讀家用電器圖,了解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。

  教師:

  (1)涂上還有那些家用電器?他們有什么用?

  (2)這些電器在工作的時候,我們要注意什么呢?

  (3)小朋友家里還有那些電器?說一說他們的安全注意事項。

19、奧爾夫公開課教案小班親子韻律《挑西瓜》音樂教案

  動作建議:

  A段:隨著音樂的漸強,用肢體動作夸張的表示西瓜一點一點的長大。

  B段:西瓜長大后保持不動,等待“老爺爺”挑瓜,被挑到的“西瓜”,轉一圈。

  活動目標:

  1.嘗試根據音樂的強弱,表現出西瓜逐漸長圓長大。

  2.傾聽音樂,能在音樂的“咚”處,做出“轉圈”的動作,體驗挑西瓜游戲的樂趣。

  3.在游戲活動時,能控制自己的動作,不與別人碰撞。

  4.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、連貫的聲音唱歌,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。

  5.感受音樂節奏,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,體驗游戲的快樂。

  活動準備:

  音樂、老爺爺角色扮演。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談話,導入活動。

  1.提問:西瓜長什么樣子?

  小結:西瓜長的圓圓的、大大的。

  二、傾聽A段音樂,感知西瓜長圓長大

  1.傾聽音樂,教師示范西瓜長圓長大。

  提問:小西瓜是怎么長成大西瓜的呢?

  三、根據音樂的強弱,嘗試表現出西瓜逐漸長圓長大的樣子。

  1.嘗試根據音樂的強弱變化,表現西瓜逐漸長圓長大的樣子。

  2.完整隨A段音樂游戲。

  四、隨B段音樂,熟悉“挑西瓜”的游戲規則,能在被挑到時,做出“轉圈”的動作。

  1.傾聽B段音樂,感知音樂的有趣。

  提問:西瓜成熟了,輕輕拍一下,會有什么聲音呢?

  2.在教師的哼唱聲中知道游戲玩法,能在被挑到時,做出“轉圈”的動作。

  3.隨B段音樂玩挑西瓜的游戲。(游戲中控制自己的動作,不與別人碰撞。)

  五、完整隨音樂玩“挑西瓜”的游戲,體驗其中的樂趣。

  提問:老爺爺來挑西瓜,會挑什么樣的西瓜呢?

  1.師幼共同游戲,體驗挑西瓜游戲的樂趣。

  2.站立游戲,嘗試表現更大更圓的西瓜。

  六、活動延伸:

  在美工區里給大西瓜涂色、裝飾大西瓜。

20、獲獎公開課教案小班親子韻律《鱷魚與猴子》教案反思

  歌詞念白與動作建議:

  左手伸出食指扮演“小猴子”,右手張開虎口扮演“鱷魚”

  [1—2]小節:歌詞:一只猴子在蕩秋千

  動作建議:左手食指做搖晃動作,右手張開虎口不動

  [3-4]小節:歌詞:嘲笑鱷魚被水淹

  動作建議:跟著節奏朝著“鱷魚”彎曲左手食指

  [5-6]小節:歌詞:鱷魚聽了很生氣

  動作建議:右手虎口做大力晃動作,左手食指做抖動動作

  [7-8]小節:歌詞:“啊嗚”一聲抓住你

  動作建議:右手虎口包住左手食指

  游戲玩法:

  教師扮演“鱷魚”,幼兒與家長扮演“猴子”,邊唱歌邊游戲。

  [1-2]小節:小猴子與猴媽媽隨樂自由律動,鱷魚在鱷魚島里走動。

  [3-4]小節:猴子朝著鱷魚自由做造型。

  [5-6]小節:鱷魚張開大嘴巴快步追趕猴子

  [7-8]小節:猴子要在唱到“啊嗚”時跳進“安全島”躲避鱷魚,一大一小躲進一個呼啦圖。

  活動目標:

  1.感受歌曲旋律,能跟隨音樂邊唱邊做簡單的手指律動。

  2.在游戲中感受歌曲第四句(第七小節)的第一拍重音,并能在此重音處做出“抓和閃躲”的動作。

  3.樂意參與游戲,在親子游戲中享受親子互動的愉悅。遵守游戲規則,聽到歌曲第四句(第七小節)的第一拍重音時馬上跳進呼啦圈。

  4.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、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。

  5.對音樂活動感興趣,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。

  活動準備:

  物質準備

  1地墊21張(分兩種顏色間隔擺放)幼兒10名與家長10名國坐半圓,幼兒坐在家長的右手邊。

  2.鋼琴、音頻播放器、音頻《三只猴子》。

  3.小猴子和大鱷魚手偶各1、大樹造型1個、大呼啦圈10個。

  經驗準備:熟悉《鱷魚與猴子)的歌詞內容,理解什么叫做“嘲笑”。

  活動過程:

  一、進場

  猴子媽媽拉著小猴子一個跟一個走進活動室,圍成半圓而坐。

  二、感受歌曲旋律,隨樂演唱

  1.教師出示鱷魚和小猴子手偶,邊演示手偶邊隨樂講故事。

  2.教師在鋼琴伴奏下邊演示手偶邊有節奏地進行歌詞讀白,幼兒和家長跟隨教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。

  3.教師邊演示手偶邊范唱歌曲,幼兒與家長傾聽。

  4.教師邊做手指律動邊唱歌,幼兒與家長跟唱。

  三、教師與幼兒、家長分角色玩手指游戲“鱷魚與猴子”,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

  1.全體幼兒和家長扮演猴子,教師扮演鱷魚,在聽到教師唱“啊嗚”時,幼兒和家長要把手指藏到背后。

  2.數師與幼兒、家長交換角色再次游戲,在聽到教師唱“啊嗚”時,幼兒與家長做“咬”的動作。

  四、親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戲“鱷魚與猴子”,進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

  1.幼兒和家長商量分配鱷魚和猴子的角色,進行親子手指游戲。

  2.交換角色再次進行親子手指游戲。

  五、親子游戲“鱷魚島”

  1.出示道具(10個呼啦圈散點擺放),邀請配班老師示范游戲玩法。

  2.全體幼兒和家長扮演猴子,配班老師扮演鱷魚,跟隨音樂游戲,猴子要在唱到“啊嗚”時跳進“安全島”(呼啦圈)躲避鱷魚。

  3.增加游戲難度,減少兩個“安全島”(呼啦圈)再次進行游戲。

  4.家長3或4人為一組拉手圍圈蹲下,搭成“安全島”,幼兒跟隨教師扮演小猴子進行游戲在“啊嗚”時進家長們搭好的“安全島”躲避鱷魚。

  六、教師引導“嘲笑別人是不對的行為”,“猴子”與“鱷魚”成為好朋友,一起唱著歌離開活動室。

  活動反思:

  小班幼兒對富有情境性的游戲具有較強烈的興趣,活動中“鱷魚來了”帶來的緊張感與“鱷魚走了”帶來的輕松感,形成鮮明的對比,并且,躲藏好不被鱷魚發現、鱷魚失望的走掉使幼兒放松后帶來的喜悅感、輕松感會更加強烈。

  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戲規則,我們試圖通過手偶一兩位老師的雙簧示范的方式,幫助幼兒觀察、理解游戲規則。

21、小班教案《小豬》

活動目標:

  1、樂意參加歌唱活動,在歌唱中體驗快樂。

  2、學唱歌曲,熟悉旋律及歌詞,用合適的動作表現小豬憨態可鞠的形象。

  3、能通過琴聲及教師的暗示,感受歌唱與間奏相結合的歌曲形式。

  4、對音樂活動感興趣,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。

  5、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、情感。

活動準備:

  1、小豬玩具一個,小豬頭飾若干。

  2、鋼琴、曲譜。

活動過程:

  1、實物導入,激發幼兒興趣。

  (1)教師出示小豬玩偶,引導幼兒觀察討論。

  教師:你喜歡小豬嗎?看看老師手里的這只小豬長的什么樣?

  (2)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小豬可愛動作、表情等等。

  2、教師清唱歌曲,引導幼兒熟悉歌詞。

  (1)教師彈唱1-2遍,引導幼兒傾聽,并用簡單的語言說一說聽后感受?

  (2)教師根據歌詞內容提問。

  教師:你從歌曲里聽到什么?歌曲里的小豬長什么樣子?

  (3)教師再次輕唱歌曲,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小豬的形象,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。

  教師:你們能學一學歌曲中小豬的樣子嗎?

  (4)教師帶領幼兒邊讀歌詞邊做動作。

  3、學唱歌曲。

  (1)教師教唱歌曲,幼兒學唱。

  (2)隨鋼琴伴奏,帶領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2-3遍。

  (3)教師反復彈奏間奏,引導幼兒在間奏處加上身體動作。

  4、歌曲表演。

  (1)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。

  (2)教師彈奏音樂,幼兒分女生、男生進行歌曲表演。

  (3)幼兒聽鋼琴伴奏,加入動作、表情完整的表演歌曲。

活動延伸:

  在娃娃家中放入小豬頭飾,供幼兒表演。

手機掃碼閱讀小班親子運動項目趕小豬教案
分享微信好友、朋友圈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