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兩敗俱傷
戰(zhàn)國時期,有一個叫陳軫(zhěn)的人。他非常聰明,遇事總是能想出很多好辦法。有一次,他受到楚王的派遣,出使到秦國去。當(dāng)時,韓、魏兩國互相攻打,打了一年多,仍然沒有分出勝負。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,可一時也拿不定主意。秦惠王知道陳軫很有見識,便向他請教。
于是,陳軫講了卞(biàn)莊子刺虎的故事。從前,有一個叫卞莊子的人看見兩只老虎正要咬一頭牛,卞莊子見了,馬上拔出劍來,想沖過去與老虎搏斗。旁邊的人勸他說:“這兩只老虎正在爭吃一頭牛,爭著爭著就會互相撕咬,結(jié)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,大的也會受傷。到那時,你再去刺殺那只受了傷的,一下子就把兩只老虎都解決了。”卞莊子覺得這個人講得很有道理,就遠遠地看著那兩只老虎。不一會兒,兩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來,小老虎被咬死了,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傷。這時,卞莊子沖上去,刺死了受傷的大老虎,一下子就把兩只老虎都消滅了。
陳軫講完了這個故事,然后對秦惠王說:“現(xiàn)在韓、魏兩國長期戰(zhàn)爭,最后必然是弱國滅亡,強國受到很大的打擊。到時候如果您乘機把遭到削弱的強國打垮,不就一下子滅掉了兩國嗎?”秦惠王聽從了陳軫的意見,果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。
根據(jù)這個故事,后人便以“兩敗俱傷”作為成語,比喻斗爭的雙方都受到了損傷。
成語故事兩敗俱傷的故事
從前有兩個人,一個叫管莊子,另一個是管與。有一次打獵的時候,他們看見兩只老虎為了搶人肉吃而打起來,管莊子迫不及待想殺了那兩只老虎,管與馬上阻止他,還說:“老虎很喜歡吃人肉,人肉可以說是它們的美食,現(xiàn)在兩只老虎都搶著吃人肉,一定會爭得你死我活,力氣比較小的那只肯定會被比較強的那只打死。最后,比較強的那只也一定會傷痕累累。等到那時候,我們不用花什么力氣就可以把兩只老虎都打死,這不是做了一件事就能獲得雙倍好處嗎?”果然,兩個人很輕松地就把兩只老虎抓住了。
成語故事大筆如椽成語故事
出處《晉書·王助傳》殉(xun)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,既覺,語人曰:“此當(dāng)有大手筆事。”俄而帝崩,哀冊說議皆淘所草。釋義用來贊譽寫作才能極高,并用來稱頌著名的作家和作品、故事東晉的文士王玖從小才思敏捷,膽量很大,散文和詩賦都寫得很好,二十歲時便被大司馬桓溫聘為主簿。有一次,桓溫為了試王殉的膽量,在大司馬府聚會議事的時候,故意騎一匹馬,從后堂直沖大廳。幕僚們都嚇得驚慌失指,四處躲避,唯有王殉鎮(zhèn)定自若,端坐不動。桓溫感嘆他說:“面對奔馬而能穩(wěn)坐的,將來一定是個黑頭公的人!”桓溫為了試王殉的才學(xué),趁幕僚們在議事的時候,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準備發(fā)言的文稿。王殉發(fā)言時,他口若懸河,滔滔不絕。桓溫拿出他的文稿對照,發(fā)現(xiàn)他說的內(nèi)容與文稿上的相同,但文字沒有一句相同,不由對他十分欽佩。
一天晚上,王殉做了一個夢,夢中有人將一支像椽(chuan)子那樣的大筆送給他。醒來后,他對家里人說:“我夢見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樣的大筆,看來有大手筆的事情要我做了。”王殉的預(yù)言馬上成為事實。就在這天上午,晉孝武帝突然死去,由于王殉文筆出眾,朝廷要發(fā)出的哀策、訃告和孝武帝的溢議等,全交給他起草。這種殊榮是歷史上少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