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前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薩
從前在日本的鄉下里住著一對和藹可親的老夫婦。雖然他們努力工作,卻依然很窮,幾乎是叁餐不繼。有一天,老婆婆便告訴老公公說:「老伴啊,眼看著明天就要過年了,可是看看我們家的米缸吧!只剩下那一點點糯米啦,這只夠做成一粒小飯團罷了。再這樣下去,可怎麼辦才好啊?」這時候老婆婆的臉上露出了憂愁與失望的表情,對於新年即將來到毫不快樂。
但老婆婆立刻又樂觀起來。她說:「老伴啊!雖然只有這些米,但我還是可以做出一粒好吃的飯團呢!」
老公公聽了也覺得很開心。但就在他們談話的時候,在那屋角的老鼠洞砣,有一群小老鼠圍著老鼠媽媽哭鬧不停,因為他們的肚子實在餓得受不了,便吵著媽媽要東西吃。但是老鼠媽媽真的是一點兒法子也沒有,於是小老鼠們便「吱!吱!」的哭了起來。
老婆婆與老公公看了這種情徵也很難過。「好可憐啊!還是將這業糯米給你們吧!不要再哭了呀!將這些糯米做些好吃的年糕,好好的迎接新年的來臨吧!」老公公便將那些糯米給了這群饑餓的老鼠。
老鼠們得到了這些糯米非常的高興,便趕快將糯米磨成年糕的材料,小老鼠們「碰!碰!」的用子打著,準備做成香甜好吃的年糕。
當老公公和老婆婆正在吃稀飯的時候,看見了小老鼠們搬來了許多可以做斗笠的葉子,來到了他們的面前。老鼠媽媽說:「孩子們得到你們所賞賜的糯米都想要好好的報答你們夫婦的大恩。如今搬來了這些葉子,請你們收集起來,也許會對你們有所幫助。請不要嫌棄的收下來吧!」老夫婦看到這麼多的葉子,心里非常的高興。
老婆婆看著這些葉子,突然想到一個主意,便趕忙告訴了老公公。
歷史故事地藏菩薩為何叫“地藏”?地藏菩薩的坐騎原
地藏王菩薩名號由來,入地獄發誓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有前因
地藏王菩薩原是孝女,入地獄初為救母,坐騎諦聽是中國名寵一員
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道場在安徽九華山,千百年來香火鼎盛,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
在中國很多影視劇包括佛像中,地藏王菩薩都是男相,但實際上在傳說中地藏王菩薩是女子,而且還是一位大孝女。
相傳地藏王菩薩初始為婆羅門(印度宗教,佛教雛形)女,但是她的母親悅帝利卻不信三寶,修習邪道。其母死后墮入地獄,受酷刑折磨。
婆羅門女得知母親遭遇之后,賣掉房屋家財,廣求香華,修建佛寺,供養神佛。她至誠恭敬,心無雜念,純凈透亮一心向佛,最終感天動地。她的母親因為婆羅門女所積功德,最終脫離地獄苦海,飛升上天。
又一傳說,地藏王菩薩最開始是一位叫光目的孝女。她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,因此犯了很多殺生之罪。
光目女知道以母親所犯殺罪,死后肯定是要墮入地獄惡道受苦的。她母親去世之后。光目女請來阿羅漢入定觀察,果然看見自己的母親在地獄受苦。光目女一心念佛,恭敬供養,以誠孝心入地獄,救自己的母親脫離苦海。
地藏王菩薩最開始入地獄只為救母,又是如何發下大誓愿,祈求普度眾生,說出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之誓言的呢?而為何又叫地藏王菩薩呢?
據說地藏王菩薩安忍不動,猶如大地,靜慮深密,猶如秘藏,因此得地藏之名。
如來在靈鷲山的時候,地藏菩薩游行諸國,有一次就到了毗富羅山下,至喬提長者家。入門只見喬提長者家內,被鬼奪走精氣,全家五百人都悶絕倒地不省人事。
地藏菩薩見此,即說:實可苦哉,實可痛哉;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。我今愍此眾生,而作救濟。
說完他就騰身來到靈鷲山,在如來面前說:世尊!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余人,皆被惡鬼奪其精氣,悶絕在地,已經數日。我見是事已,生憐愍心,生愛護心,唯愿世尊,許我設此救濟之法。令諸惡鬼降伏于人,令諸行者隨意驅使,復令長者還得如故。
只說完這些話,靈鷲山金光大放,照地藏身。地藏菩薩因此前往救濟。
又言地藏菩薩曾得一仙人指點,得一神咒,能去邪心,復驅使諸惡鬼等。仙人曾說:汝于無量無邊世,佛與授記,名曰地藏。于五濁世中,人天地獄,常當化身,救度眾生,令離災難。
如來答應地藏,因此地藏菩薩重新回到喬提長者家,施放神咒,五百余人,一時復活。
地藏菩薩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,大孝為救母,大愿則為她甘愿身入地獄,發誓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。此后地藏王菩薩長居穢土,普度眾生。
地藏王菩薩有一坐騎,名諦聽或善聽,其實為西藏名犬藏獒,頭大毛長,形似金獅。
民間故事老公公賣斗笠
在鄉下住著一對老夫婦,他們的生活十分貧困。新年就要到了,老婆婆用家里僅有的一點糯米做了個飯團,準備迎接新年。就在這時候,墻角里一窩剛出生的小老鼠餓得不停地叫,老夫婦見了,就把飯團給了小老鼠。
可是,這年還是要過的呀!于是老婆婆采了好些葉子,編了一些斗笠,讓老公公拿到街市上去賣。但直到傍晚,老公公也沒賣出一頂斗笠。天開始下雪了,并且越下越大。路邊的幾尊地藏菩薩的塑像上落了厚厚的一層雪,老公公就把斗笠都戴在地藏菩薩的頭上,然后回家了。
到了家門口,老公公大聲喊:“老婆子,我回來了!”聽到老公公的喊聲,老婆婆急忙從屋子里跑出來:“老頭子,斗笠全賣光了?”老公公搖搖頭,把發生的事詳細地告訴了老婆婆。老婆婆沒有因為老公公把斗笠給了菩薩而發脾氣,她對老公公說:“這是一個沒有年夜飯的新年,但我們還是要高高興興地迎接它!”于是,他們開心地唱起了新年歌。
正在這時候,外面傳來了敲門聲,他們拉開門一看,周圍靜悄悄的,一個人也沒有,只有一個很大的雪撬,雪橇上面有很多食物,旁邊還
有老夫婦編的斗笠。原來,是地藏菩薩給老夫婦送新年禮物來了!
★ 溫馨導讀:告訴孩子,故事里的老公公和老婆婆雖然自己的生活也過得很苦,但他們有一顆熱心幫助別人的好心腸,總想著去幫助更困難的朋友。最后,他們也得到了朋友的幫助。
生活故事戴不戴眼鏡呢
戴不戴眼鏡呢
馮剛大學畢業分到機關,覺得非常幸運——一個鄉下孩子考上大學留到城里已是萬幸,又通過公務員考試考到這個讓人羨慕的縣質檢局,豈不是祖墳上冒了青煙?所以,他下決心一定要干出個名堂來,好光宗耀祖。
去單位報到前,他一個在鄉鎮當組織委員的叔叔點撥馮剛:“你架一副500多度的近視鏡,一看就是個書呆子,定難進步!不如摘掉!”聽人勸,吃飽飯,馮剛就依“高人”叔叔的建議,摘掉了眼鏡,以全新姿態進入機關。馮剛生性木訥,又摘掉了眼鏡,瞅誰都是霧里看花,見人也就不敢主動打招呼——怕一旦認錯了尷尬。于是,馮剛無形中就給人們留下一個清高狂傲的印象。四五十人的小機關便起了不少風言風語:“馮剛這小子什么來頭?怎么這樣狂?”“大學畢業有什么了不起?眼眶子也太高了!”……
可沒幾天,這些風言風語竟被人事科長的“小道消息”平息了:“馮剛的簡歷上寫著他父親名叫馮振江,而咱們市里主管組織工作的馮副書記名字是馮振河……這馮剛莫非和馮副書記之間有什么關系?”在機關工作的人們,想象力就是豐富。經過一番推理,大家恍然大悟:啊,這馮剛有硬靠山哩,難怪那么牛氣沖天!
剛參加工作的馮剛呢,學的質檢專業,領導開始把他安排在行政綜合辦公室,后來又照顧他的專業,將他調整到業務對口的監督管理科,讓他真正能發揮業務特長。
看到單位領導和同事對他那么好,馮剛有點莫名其妙,自己又沒啥資本,只有用更加努力的工作來回報大家了。所以他干起工作來也就十分賣力,工作上時不時地出點彩兒。于是,大會小會上,領導表揚馮剛的頻率也越來越高。
正巧省局來了一個業務骨干培訓班的通知。大家都知道,這個培訓班有本省質監系統“黃埔班”之稱。所以對這個培訓班的名額,競爭是十分激烈的。各種說情、推薦的條子紛至沓來。局長權衡了幾天,終于拿定主意,力排眾議,把這個名額給了馮剛。
省城充電歸來,馮剛又是一番新面貌,理論水準和業務水平也大有提高,再加上他樸實勤奮的本性,干起工作來就越加風風火火,精彩不斷。局長也就趁機不斷把重要工作交給馮剛。而每一項交給馮剛的工作,他也都完成得非常漂亮。這回不僅是局長表揚,連市局、省局的領導也對這個小伙子刮目相看,在大會上頻繁點名表揚馮剛。到年終,馮剛被選為先進工作者。
一年之后,馮剛不僅順利轉正,同時被列入本局的重點后備干部。有消息靈通人士還透露:下個月馮剛將被提升為本科副科長。
一段時間的起早貪黑,馮剛感到眼睛非常疲勞,就總想戴上眼鏡。
眼前變亮的馮剛,見誰都大老遠主動打招呼,并且十分謙虛和謹慎。也恰巧這時,市里那個馮振河副書記因為經濟問題被“雙規”了。小道消息傳來,立刻在馮剛所在的單位引起了巨大反響:靠山要倒了,馮剛你小子還有什么牛的?
于是,就有人反映馮剛太年輕,不能提拔這么快。
被提拔的事擱淺了,馮剛心中很是不解:自己干得很好啊,為什么呢?
茫然中,就又想起了那位“高人”叔叔。
“高人”一聽這些情況,微微地笑了:“其實啊,我早就關注你呢,你為啥被重視呢?是因為市里有個主管組織的副書記叫馮振河,和你爹名字只差一個字。”“那個馮副書記和我爹,啥關系也沒有啊!”馮剛傻傻地道。“呵呵,你說啥關系也沒有,別人可不這么認為啊。大家認為你高傲,是有高傲的資本。你還不知道吧,現在據傳言,那個馮副書記被‘雙規’了,大家想當然認為你失去靠山,你說誰還會恭敬你呢?”
“那我該咋辦呢?該不該戴這個眼鏡呢?”馮剛傻傻地問了一句。“戴是要戴的,但還要和以前一樣,見誰都帶答不理的,別人就會認為你的靠山不是馮書記,而是另有其人。”
“這樣不好吧,再說能行嗎?”馮剛極為忐忑。“你要不想你辛辛苦苦創造的業績被人抹殺,你就得這么做,再說,又沒讓你去干什么缺德的事。”
“取經”歸來,馮剛又恢復了以前大家眼中的那副牛烘烘的樣子,見誰都不主動打招呼。雖然心里極度惶恐,但表面上裝出一副誰也不在乎的形象。馮剛的同事和局長,對馮剛又看不懂了:難道馮副書記被“雙規”是謠傳?要不就是,馮副書記的問題已經擺平了?
這天,省局來通知,要在基層單位借調一個年輕人去省局幫忙。局長見此通知,突然靈光一閃:不如把馮剛先借出去一段算了。就這樣,馮剛被推薦到省局幫忙。三個月后,馮振河副書記的事情終于有結果了:真的有問題,要被嚴肅處理。
局長這時下定決心,等馮剛回來,馬上就把他貶到最邊遠的鄉鎮所去。馮剛回來了,不過是來告別的——這幾個月的幫忙,省局同事對他的業務水平極為欣賞,多次以極為贊賞的口吻向省局領導說起馮剛,說這是個難得人才!既然人才難得,就決定把馮剛調到省局,并直接任命為副主任科員。
歡送會上,一個喝得半醉不醉的老兄,拍著馮剛的肩膀說:“哥兒們,你到底是啥背景,有啥靠山啊?”馮剛笑笑:“努力工作,就是我的靠山啊!”
“可拉倒吧,能上得這么快,竟然被調進省局,說你沒靠山,誰信呢!”
馮剛笑了。局長笑著說:“小馮,人才啊!”同事們也笑著附和:“人才,人才。”